发布日期:2024-10-17 00:00 点击次数:77 |
新一轮中美战略会谈结束,双方代表谈了两天,沙利文不许中国支持俄罗斯,中方对美“反将一军”。关于俄乌冲突,中美两国的立场究竟是怎样的?中方又是如何“反将一军”的?
或许是因为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还在持续升温,各国都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外部挑战,在8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新一轮中美战略会谈中,俄乌冲突再度成为了双方代表商讨的重点。只不过冲突爆发以来,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的中国,跟刚承诺将继续军援乌克兰的美国,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,仍然是难以调和的.
白宫在声明中称,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,着重强调了美方对于所谓中国“支持俄国防工业发展”的担忧,称中方此举可能对欧洲和跨大西洋安全产生负面影响。众所周知,近几个月以来,华盛顿方面没少在西方盟友面前,散布中国企业乃至中国政府为俄方提供军事支持的“谣言”,并伙同这些国家一道喊话中方不许援俄。
沙利文访华前夕,美商务部还以“涉俄”为由,将40余家中国企业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施压意味相当明显。如今美方在为期两天的“王沙会”上,再度提及相关内容,摆明了是想将欧洲安全形势持续升温的责任推到中方头上,顺带以这个理由完成对中企的新一轮打压。
不过,事实真相却与美方所说其实截然相反。有分析指出,沙利文之所以要在中美战略会谈这一重要场合大谈乌克兰危机问题,恰恰是因为美国才是扮演战争的“幕后推手”。要知道,自乌军精锐部队越境进攻俄库尔斯克州以来,俄乌冲突就向着扩大化、升级化的方向发展了。
然而,半个月过去,美国不仅没像绝大多数国家那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,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,反而明确表示美方支持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州,并宣布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新的军事支持。这难免给人一种美方不希望俄乌停火,希望双方继续打下去的感觉。
只是在俄乌冲突急剧升温,仅8月26日一天就发生170多次战斗的背景下,美方的“拱火”行为无疑是相当危险的。因为已经陷入消耗战“泥潭”的俄乌双方,比拼的就是谁坚持的更久,谁的武器装备足以给对方造成更大的损伤。
如今,俄军方刚“预言”乌军在库尔斯克最多能支撑三个月,美方就向泽连斯基政府作出军援承诺,显然是希望乌军坚持更长时间,进一步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。值得一提的是,正是因为提早看清了美方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真实角色,中方才会在美方一而再、再而三“威胁”中方不许“援俄”的同时,作出强有力的回击。
王毅主任指出,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,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,中方会继续做正确的事情。美方不应向中方推卸责任,更不得滥施非法单边制裁。透过这番“反将一军”式的发言,看得出中方是在“提醒”美方不要继续“推波助澜”,拿俄乌冲突作为遏制打压中俄两国的工具了。
中方希望美方明白炒股股票配资线上,始终奉行客观中立准则的中国,从未向交战双方提供军事支持,中俄正常经贸合作不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。如果美方继续以“涉俄”的罪名,对中企施加单边制裁,破坏中俄经贸合作,中方也将以实际行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。